【商業(yè)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訊】:(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這種“征信修復”最后修復的成功概率不足1%。業(yè)內人士表示,,這個時候所謂的信用修復,,就是個騙局,除了騙客戶還有就是拉代理和下線搞培訓,,等課程結束后把人拉黑,再去其他地方行騙
法治周末記者 高原
作為“經濟身份證”,,個人征信在近年來越來越受重視,,同時,,一種針對征信修復的商業(yè)模式,也開始在網上興起,。
“只要不是老賴,,黑戶也能洗白!”“征信修復師”宣傳稱,,可以幫助有征信污點的人修復征信,,而消除每條不良征信,收費1500元起,。
近期,,湖州公安通報了這樣一起以“影響征信”為由的網絡詐騙案例。個人征信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成為新的牟利手段,。
這些自稱為“征信修復師”的人,是如何牟利的,?為什么有可乘之機,?又該如何規(guī)避這種情況?
可乘之機
征信修復這門生意,,最開始在網上興起,。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在QQ群,、百度搜索,、帖吧和微博等都出現(xiàn)征信修復的廣告,口號多為“征信修復,,消除你的人生黑點”,。
而在百度搜索關鍵詞“修復征信”,會出現(xiàn)多條打著“征信洗白”口號的廣告,。
“許多原先做信貸中介的人,,都轉型去做征信修復,其主要目標就是那些因為現(xiàn)金貸上了征信,,如今處處受限的群體,。”北京一家銀行信貸科的工作人員范強(化名)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而國民信用意識的水平仍待提升,,也給了這些“征信修復師”可乘之機。
融360維度在8月發(fā)布的《中國大眾征信意識情況調查》報告顯示,,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從不查征信,,近兩成受訪者不知道個人信用報告的出具機構,初中及以下學歷人群中,,近半受訪者不關注,、不了解個人征信,。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當涉及個人信用查詢時,,去哪里查,收不收費,,能不能改,,很多人對此含混不清;另一方面,,當有人或機構打著“信用修復”的名義前來詐騙時,,一些不明情況的人就可能成了詐騙分子刀俎上的魚肉,使財產權益受到損失,。
法治周末記者以“信用卡逾期”為由聯(lián)系了一家征信修復公司,。
對方了解了發(fā)卡銀行,、逾期次數(shù)后,,給出“修復一條記錄1500元”的價格,要求提供一周內個人征信報告,、身份證復印件等資料,,尤其強調要新注冊一張實名電話卡,無任何通話記錄,。
“申訴期內,,銀行打電話你千萬不要接聽,如果已經接通,,要以信號不好或者已經不是本人為由掛斷,,由我們來用那張新電話卡回復銀行,你絕對不能與銀行私自溝通,?!痹摴竟ぷ魅藛T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對方解釋,,征信修復師會作為客戶代理,,根據客戶真實逾期情況和相關法規(guī)來整理訴點,向銀行提出申訴,。“但我們整理的訴點你都不清楚,,銀行問的話你什么都不知道,銀行就會認定申訴非本人行為,,會直接駁回我們的異議申訴,。”
“讓銀行有無法抗拒的理由”
實際上,,一些所謂征信修復機構的做法也并不神秘,,核心即圍繞“不可抗力”做文章,,讓銀行網開一面。
“個人向銀行申訴成功率比較低,?!狈稄娊忉尅?/span>
而修復機構利用的就是個人和銀行間的這種信息差,,讓征信修復師作為“中介”向銀行申訴,。
“他們一般會找一個讓銀行相信且無法抗拒的理由?!狈稄姳硎?,這類理由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生病住院,,一種是遭遇天災人禍,。
“比如,疫情防控期間,,企業(yè)發(fā)不出來工資,,還不起房貸信用卡,就可以用這個理由向銀行申請,?!狈稄娬f。
中國裁判文書網6月底披露的一起案例顯示,,被告人朱某利經營一家汽車貿易公司,,發(fā)現(xiàn)很多客戶因征信不良無法貸款,于是萌生為客戶修復征信從而盈利的想法,。
在學習了相關“技巧”后,,朱某利以公司名義承接征信修復業(yè)務。
朱某利同樣要求客戶提供個人征信報告,、身份證復印件,、新辦理的一張實名電話卡等材料。然后以客戶的名義,,用新電話卡給相應的銀行打電話,,編造諸如“陷入傳銷組織,失去人身自由”等逾期理由,。
修復失敗后,,朱某利也未能兌現(xiàn)“不成功就退錢”的承諾。半年內,,朱某利共詐騙10名被害人修復征信費用126000元,。
實際上,這正是“征信修復師”斂財?shù)奶茁贰?/span>
據公開報道,這種“征信修復”最后修復的成功概率不足1%,。業(yè)內人士表示,,這個時候所謂的信用修復,就是個騙局,,除了騙客戶還有就是拉代理和下線搞培訓,,等課程結束后把人拉黑,再去其他地方行騙,。
范強介紹,,下線分為代理和培訓:先收取數(shù)萬元的代理費,每拉來一個客戶,,再返給對方1500元的服務費,。
而培訓先繳納一定的學費,就可以去線下聽課,,傳授整套技術,,以后他們就可以直接成為一個派系,自己去開班拉加盟,。
這種“傳銷式”的瘋狂線下擴張,,才是他們賺錢的大頭,甚至能占整個產業(yè)鏈條收入的八九成,。
正規(guī)途徑
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看來,,如今出現(xiàn)的諸多征信騙局,,一方面,,說明人們整體上越來越關注、重視個人征信狀況,,都希望是“滿分”狀態(tài),。另一方面,大家對征信具體的相關知識又掌握有限,,去哪里查,、收不收費、能不能改,,很多問題依舊模糊不清,,令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同時,,劉英認為,,金融機構仍需對用戶進行教育,而用戶自己也應有所意識和警覺,。
那么,,處于展示期內的個人征信到底能否修復呢?其實,對于“征信修復”,,央行官方表述是“征信異議處理”,。
事實上,2013年1月,,國務院頒發(fā)的于當年3月15日開始施行的征信業(yè)管理條例就明確規(guī)定了“征信異議處理規(guī)則”:信息主體認為征信機構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征信機構自收到異議之日起20日內進行核查和處理,,并將結果書面答復異議人。
時隔3年之后,,2016年5月30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lián)合激勵和失信聯(lián)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再次要求建立健全信用修復機制,,支持有失信行為的個人通過社會公益服務等方式修復個人信用,。
2017年10月,國家發(fā)改委,、央行聯(lián)合發(fā)布實施的《關于加強和規(guī)范守信聯(lián)合激勵和失信聯(lián)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紅名單”和“黑名單”制度。鼓勵“黑名單”主體通過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社會影響等方式修復信用,。
2019年5月14日,國家發(fā)改委正式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完善“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級單位要規(guī)范開展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工作,。
“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相關工作自2019年7月1日起執(zhí)行。
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曉蕾此前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透露,,2019年1月到11月,,征信中心共受理個人異議申請4.9萬筆,異議回復率99.8%,,異議解決率99.6%,。
劉英認為,現(xiàn)在很多人生活工作非常忙碌,,可能有很多張信用卡,,偶爾會有非惡意的忘記還款情況,呼吁銀行機構進行柔性化管理,。此外,,違約之后,,銀行不會沒有任何消息,靜悄悄就將逾期記錄進行上報,,用戶也應對相關通知多加留心,、及時處理。
原文標題:“征信修復師”的騙局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原文鏈接:http://www.legalweekly.cn/fzzg/2020-11/26/content_836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