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讀法網(wǎng) gz-hsi.com 快訊 ] :(新華社)
新華社石家莊7月9日電(記者曹國廠,、杜一方)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在西盤石村流傳多年的這句順口溜,,是村民曾經(jīng)行路難的真實寫照。
位于河北省平山縣西部太行山深處的西盤石村,,距離革命圣地西柏坡約30公里,,全村141戶、466人,。村里土地面積6760畝,,山地占去6120畝,除去水庫和道路,,耕地只有490畝,。
村黨支部書記閆風明說,以前山多地少,、靠天吃飯,,到山間梯田的路上布滿荊棘,半數(shù)以上村民生活在貧困線下,。
“全村最大的一片耕地面積不到4畝,。”67歲的村民于東錄家有3畝多地,,分散為20多片,?!斑^去田間路不通,肥料只能一點一點往地里背,,有時候農(nóng)產(chǎn)品爛在地里也賣不出去,。”
從2016年起,,河北省委軍民融合辦精準幫扶西盤石村,。扶貧先扶志,,駐村工作隊組織村干部和黨員到井岡山,、延安等地參觀學習,改變了等靠要思想,;組織貧困群眾走進西柏坡,,傳承紅色基因,增強自立自強,、脫貧致富的信心,。
“行路難是橫亙在西盤石村脫貧致富路上最大的障礙?!焙颖笔∥娒袢诤限k總工程師,、駐村第一書記連擁軍說,“道路不通的時候,,很多上年紀的山里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大山,。要想富,必須先修路,?!?/span>
經(jīng)過幾年努力,至去年10月28日,,投資49萬元,、總長1.8公里的2條農(nóng)田道路硬化工程竣工,極大地方便了農(nóng)田耕作,;11月份,,工作隊自籌資金10萬元,拓寬了2.5公里出村公路,,并在公路陡峭處安裝300米的鋼板護欄,,為往來車輛增加了安全度。最近,,又有610多米的田間路開始硬化,。
目前,西盤石村內(nèi)外道路硬化達到15.5公里,,和鄰村北桃杏的山路也由過去的羊腸小道變成通途,。
“以前從北桃杏到西盤石4公里的羊腸小道,,得走1個多小時,親戚來往十分不便,。因為路難走,,村里姑娘都不愿往西盤石嫁?!北碧倚哟?4歲的何同明說,,“現(xiàn)在大路修好了,開車只需10來分鐘,,這條路實現(xiàn)了兩村百姓多年的夙愿,。”
行路難解決了,,駐村工作隊又向“吃水難”發(fā)起攻堅,。閆風明說,當?shù)爻霈F(xiàn)了多年未遇的干旱,,20世紀70年代修建的庫容10多萬立方米的水庫眼看就見底,。今年5月,駐村工作隊籌集資金8.5萬元,,打了兩眼180米的深井,,汩汩清泉滋潤了村民心田。
交通,、飲水,、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有了,致富項目也在同步進行,。近兩年,,工作隊幫扶村里發(fā)展肉牛養(yǎng)殖、建光伏電站,,僅此兩項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40多萬元收入,。今年春季,全村種植連翹800多畝,,荒坡地變成了經(jīng)濟林,。
閆風明說,工作隊駐村前,,村民人均年純收入不足2400元,。2018年9月,平山縣退出貧困縣行列,,西盤石村和廣大貧困村一道脫貧出列,。2019年底,村民人均年純收入超過7000元,。
為建立穩(wěn)定脫貧長效機制,,駐村工作隊正協(xié)調(diào)河北科工建筑工程集團和村委會簽署就業(yè)合作協(xié)議,,確保每戶一個適齡勞動力可到公司就業(yè)。同時,,提升花椒,、核桃等傳統(tǒng)種植業(yè)品質(zhì),打造生態(tài)品牌,、提高附加值,。
記者在西盤石村采訪時看到,村委會門口的一面墻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太行山是根,,西柏坡是魂,西盤石是我第二故鄉(xiāng),。連擁軍說:“這是我們駐村工作隊的座右銘”,。
西盤石駐村工作隊表示:“我們一定心系老區(qū)獻真情、扎根深山干實事,,交出一份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滿意答卷?!?/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