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 |防騙大聯(lián)盟
編輯整理 |今日讀法網
【商業(yè)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訊】
在朋友的介紹下,,張女士接觸了一網絡平臺,,只要在里邊低價買下虛擬產品,再高價拍賣出去,,就能賺取差價,。沒想到,剛賺了幾筆以后,,又投進去近一萬,,直接被兌換成了平臺的數字幣。過了沒幾天,,平臺就關停,,微信群里詢問管理員也被拉黑。
平臺上買賣虛擬產品 轉手就掙1000多
近日,,市民張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自己遭遇了一種新型的詐騙。今年1月份的時候,,在朋友的介紹下,,她接觸了一網絡平臺。
朋友向她介紹,,在這個平臺上只要買賣虛擬的商品,,轉手就能掙幾千元。閑著沒事的時候,,動動手指就能賺外快,,自己已經賺了不少。
隨后,,他們進入了一個微信群,,里邊有所謂的平臺管理人員,。平臺有一個網址和app,注冊登錄后才可以查看,。
在這個平臺上可以買賣物品,,游戲規(guī)則也很簡單。平臺會提供虛擬的商品,,參與者可以選擇買下來,,然后第二天轉手再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
張女士說,,商品鏈接是由平臺上架,,沒有所謂的商家,拍下商品的人都是刷單的人,,平臺還要抽成收取手續(xù)費,。這些虛擬的商品一般是,虛擬的玉石等,,看著價值不菲,。“第一筆我是九千多拍下的,,拍出大概一萬,,第二筆是六千多拍下六千多拍出的,,第三筆是1月3號拍下近1萬元,,但是沒收到付款”,張女士說,,平臺交易是必須有手續(xù)費的,,“要先花錢買他們平臺的數字幣,用這個數字幣交手續(xù)費,。這個平臺數字幣叫PPG,,張女士對具體抽成比例不太清楚,她三筆交易加起來一共約七百元,,大概是每筆抽成3%,。
掙了一堆數字幣 取現(xiàn)時平臺“跑了”
張女士說,平臺里進行交易,,首先需要購買數字幣,,這些數字幣是用來給平臺繳納費用的。一旦看好了商品以后,,就需要趕緊出手競拍下來,。平臺會提供對方的微信或者支付寶賬號,競拍成功者需要點對點將錢交給對方,。
由于每單的價格都挺高,,她一開始也沒有投入太多,。利用這個平臺刷單的有好幾個微信群聊,發(fā)通知的管理人員稱自己也是客戶,,是刷單的上線,,他們是發(fā)展下線其他人的,但堅持說自己不是平臺,。
去年12月17日,,平臺就曾出現(xiàn)過一次故障。很多人買下商品以后,,拍賣成功以后錢一直沒到賬,,有些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拍賣。后來,,平臺出了新規(guī)定,,這些投入的錢,全都變成了平臺里的數字幣,。他們在微信群里詢問,,管理員說是系統(tǒng)故障,很快就會解決,。此時,,有人就提出,他們下單購買的商品,,希望能夠看到實物,,而不是只存在于平臺上的鏈接。同時,,還有人在微信群聊里詢問,,他們參與的這個項目到底是哪個公司負責,公司名稱以及地址,。
然而,,管理員明確提出不允許討論這些問題,隨后張女士就被提出了群聊,。張女士說,,群里的人來自全國各地,沒人知道到底公司在哪,。被提出群聊后張女士的平臺賬號也被限制了,,她不在群里不知道商品分區(qū)的密碼,無法再查看內容,,只保留了賬號交易記錄?,F(xiàn)在她無法聯(lián)系平臺。
記者點開了張女士給的平臺鏈接,,通過邀請碼加入了這個平臺,。平臺里分別有不同的貨物區(qū),,可以點擊進入購買。不過,,系統(tǒng)顯示全網都在內測中,。在玩法提示里,平臺還顯示:本平臺秉承信用第一,,參與者須知平臺的盈利模式及參與規(guī)則且理性參與競拍,,禁止有套信用卡、花唄,、高額借貸,、心態(tài)不正和心臟病患者、未成年參與,,賺商品利差,、得品質商品。會員在競拍商品后30分鐘內完成訂單支付,,即是誠信會員,!
記者還觀察到,登錄賬戶以后會有客服,。不過,,張女士說,這個客服一直沒有回復,。有問題的話,,他們大多都是通過微信群詢問管理員。管理員卻又表示不是平臺工作人員,,這樣他們也摸不著頭腦,,現(xiàn)在到底該找誰,。另外,,這個平臺只有一個網址,里面也沒有顯示具體的公司名稱等等,。
警方提醒:兼職“刷單”掙錢,?騙子看上的是你的本金
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類似的所謂“刷單”詐騙發(fā)案數一直高居首位,,很多大中學生和無業(yè)人員熱衷于在網上尋找兼職,,成為詐騙分子重點侵害對象。犯罪嫌疑人假冒電商客服,,通過短信或網絡群發(fā)兼職刷單信息,,以工作簡單、賺取傭金多吸引受害人,,他們發(fā)送虛假網站購物鏈接,,要求受害人購買商品并付款,,后返還購物款和小額傭金,嘗到甜頭的受害人很容易落入陷阱,,信以為真,。之后犯罪嫌疑人便會以系列任務需要連續(xù)刷單、系統(tǒng)故障等理由引誘受害人不斷刷單,,一步步詐騙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