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訊】
本文來源 |海外網
編輯整理 |今日讀法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健康碼、乘車碼,、付款碼,、點餐碼……如今,,越來越多的二維碼代替了公交卡、銀行卡,、菜單等實體憑證,。只要用手機軟件輕輕一掃,就可以完成諸多操作,。這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少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隱憂。以掃碼點餐為例,,明明顧客只是想點個菜,,卻被要求關注公眾號,有的還要求驗證手機號碼,、授權個人地理位置,,更過分的,還會讓顧客填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等個人信息,不然就不能點菜,。不少顧客吐槽,,“只是點個菜而已,,有必要這樣嗎,?”那么,商家如此操作是否合理,?顧客又該如何避免隱私泄露,?
掃碼點餐剛興起的時候,被不少店家當作提升點餐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有效方式,,只要一掃碼,就能看菜單,。每個菜都配有詳細的說明和圖片,,“不接觸”就能點餐、結賬等,,的確給消費者帶來了便利,。但現在,人們發(fā)現掃碼點餐有點變味了,。經常中午在外用餐的天津白領于女士告訴記者:“原來一掃碼就能直接點餐,,但是現在每次掃完碼還要關注公眾號、輸入手機號,、注冊會員……要填很多東西,。有時候店里網不好,,還得重新填,半天都吃不上飯,。”
上海的王先生也對掃碼點餐有想法,,尤其是有些飯店只提供掃碼點餐。王先生說:“比如有一次我跟家里老人一起出去吃飯,,老人視力不好,,就想看看菜單,這個掃碼形式他也玩不轉,,但是店里沒有菜單,。我就感覺你可以掃碼點餐,但不能只能掃碼點餐吧,?”
近日,,有媒體報道隨機走訪了100家餐廳,其中72家提供掃碼點餐服務,,35家需要關注公眾號,,20家還需要手機號注冊會員填寫個人信息,不然就無法點餐,。媒體報道稱,,絕大多數索要信息的飯店都是大型連鎖店。記者在北京也隨機走訪體驗了多家餐廳,,路邊小餐館一般可以在掃碼之后直接點餐,,但一些知名連鎖餐廳都需要關注公眾號,關注之后才會彈出點餐頁面,。同時需要顧客授權頭像,、昵稱、地區(qū),,不然也無法點餐,。這些餐廳還不提供紙質菜單。
記者:咱們只能用掃碼點,?沒有菜單什么的,?
服務員:嗯。你的冰粉嗎,?
記者:是,。為什么只能用掃碼點?
服務員:有的菜菜單沒有,,掃碼全部都更新了,。
記者走訪的餐廳大多數都支持掃碼點餐(總臺央廣記者 常亞飛 攝)
如果掃碼后拒絕授權個人信息,將無法點餐(總臺央廣記者 常亞飛 攝)
加盟連鎖餐廳的劉女士告訴中國之聲記者,,這是出于集團統(tǒng)一管理的需要,,是一個統(tǒng)一的營銷體系,。劉女士說:“開個小店不需要會員信息什么的,搭建一套也挺貴的,,沒什么意義,。但加盟連鎖店都有統(tǒng)一的營銷體系,根據顧客的消費習慣做大數據分析,,把大家喜歡點的餐點排在前面,,對我們餐廳也有指導意義。比如讓人關注或者注冊會員了,,就送點菜品,、優(yōu)惠券等,這樣顧客心里也舒服,。”
商家也可以通過后臺向消費者推送營銷信息(總臺央廣記者 常亞飛 攝)
記者采訪發(fā)現,,消費者普遍對餐廳使用掃碼點餐表示理解,但過度索要個人信息會讓他們感到不適和擔憂,。一家餐飲系統(tǒng)提供商告訴中國之聲記者,,掃碼之后的流程餐廳自行設置,他們只是服務的提供者,,并沒有強行要求商家設置這些步驟,。供應商喬先生介紹:“我們有一個后臺程序,您(商家)可以通過后臺來進行相應操作,。比如關注公眾號點餐或者直接點餐都是可以的,,您自己可以選擇要不要設置注冊會員。這些都可以按照您自己的想法進行設置,??梢园l(fā)營銷活動,比如每天用公眾號給會員推送,,看他們要不要參加。”
點餐服務的后臺可以對會員信息進行查看(總臺央廣記者 常亞飛 攝)
對于搜集消費者信息會不會泄露隱私的問題,,喬先生說,,他們用的是自己搭建的云存儲,不用擔心信息泄露問題,。他們也只是給商家提供信息的保存服務,,并不會自己使用這些信息。
供應商:客戶信息在我們后臺是可以看到的,,比如來店的消費頻次,、口味偏好等。
記者:顧客個人注冊會員的信息不會泄露吧,?
供應商:不會,,這些信息是直接保存到我們后臺的,。我們跟很多商家都有合作,如果有泄露風險,,他們也不會和我們合作,。我們是有自己的云端的。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現在商家通過掃碼點餐搜集信息的做法是一種過度索權的行為,只提供單一點餐方式,,一定意義上也侵犯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
朱巍分析:“這個索權既包括過度采集,也包括超出了合法性,、正當性,、必要性的使用。因為點餐直接點就可以,,沒必要去收集到底誰在點餐,,也沒有必要注冊會員。這是一個利用點餐作為借口進行過度索權的行為,,本身也侵犯了消費者自由選擇的權利,。甚至有一些商家會通過這些信息給消費者發(fā)精準的廣告。民法典也有規(guī)定,,我們每個人都有安寧的權利,,拒收廣告也是我們的權利。”
朱巍介紹,,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經提交審議,,其中提到的一個觀點是,不得以消費者拒絕提交信息(為由)而拒絕提供服務,,還提到了最小傷害原則和比例原則,,商家只能對消費者索取其提供服務范圍內的個人信息。他建議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貪圖一時的優(yōu)惠去隨意提供,。
“不要隨便關注一些公眾號、小程序或者服務號,。這里面經常出現一種營銷方式,,在你關注注冊之后,可能會省幾塊錢或者給你發(fā)一個紅包,,收到紅包就需要提取到銀行卡里,,為了幾毛錢去放銀行卡信息,把賬號,、密碼都輸進去,,風險非常高?,F在幾乎所有服務都有相關的注銷程序,也要注意謹防在注銷的時候被過度索權,。目前國家也在清理這種過度索權的類型,,大家還是要防患于未然。”朱巍提醒,。
原文標題:部分飯店掃碼點餐涉嫌信息過度搜集 消費者該如何避免隱私泄露,?
文章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21906504222506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