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訊】
本文來源 |每日經(jīng)濟新聞
編輯整理 |今日讀法網(wǎng)
6月16日晚,貝泰妮(300957,SZ)發(fā)布公告稱,擬在港交所上市。
今年3月25日,貝泰妮才剛剛在A股上市,上市后也備受市場青睞,成為A股化妝品板塊龍頭公司。不到3個月,貝泰妮就擬啟動赴港二次上市,引發(fā)市場關注。
同日晚間,貝泰妮董事長郭振宇向《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表示,赴港上市是“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
在公告中,貝泰妮表示,公司董事會授權管理層啟動H股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目前正與相關中介機構溝通相關事宜,關于本次H股上市的具體方案尚未確定。
截至6月16日收盤,貝泰妮報241.81元/股,跌1.70%,總市值1024億元。
A股上市不到三個月,為什么如此匆忙就啟動赴港二次上市?又為何是港股?港股上市后募資用途是什么?貝泰妮方面表示:“擬通過先A后H的形式,借助資本力量,進一步加速其‘打造中國皮膚健康生態(tài)’企業(yè)使命的建設。”
6月16日晚間,貝泰妮董事長郭振宇在回復《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詢問時表示,赴港上市是“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
在今年5月舉行的2021中國化妝品趨勢大會上,郭振宇曾表示,貝泰妮為什么叫貝泰妮,不叫薇諾娜,就是因為企業(yè)品牌不等于產(chǎn)品品牌,貝泰妮要走多品牌路線。
“為什么過去沒有去做多品牌?因為我們資源有限,就做過一兩次融資,沒有錢去燒,打出多個品牌,所以把全部力量集中在一個賽道,把薇諾娜做成第一,變成跨越周期的大單品。”郭振宇說。
但另一方面,貝泰妮也因此被市場詬病為對單一品牌依賴程度較高。
上市后,融資渠道的拓寬顯然給了郭振宇更多底氣,這或許也是貝泰妮謀求赴港上市的原因之一。
在2020年年報中,貝泰妮也表示,2021年,公司仍將通過內涵式培育和外延式收購實施多品牌計劃。郭振宇也曾向記者表示,薇諾娜仍處于發(fā)展初期,它的天花板遠遠還沒有達到。而且,貝泰妮也在準備新的品牌矩陣,未來也將迎來不斷的增長。
此外,對于貝泰妮上市后的股價起伏,郭振宇也曾對每經(jīng)記者表示:“我們敲鐘以后成為化妝品市值最高的公司,這是資本市場或者消費者對貝泰妮的認可,我從來不去關注股價,市值起伏是非常正常的,比起今天上市后的市值,我更關注三年、十年后的市值,我是一個長期主義者,當然,我們也要為股民負責,為社會負責,所以我們不是單純講故事,而是通過實實在在做出來的業(yè)績,把這只股票也變成一只長期股票。”
這次赴港上市或許也透露了貝泰妮未來的增長方向。
中泰證券化妝品首席分析師鄧欣對記者猜測道,這次赴港二次上市,就是為了方便多品牌矩陣和國際化布局發(fā)展。
“其實貝泰妮的這個做法跟愛美客有異曲同工之妙,愛美客也沒有滿足原有的業(yè)務,而是(在)更多管線產(chǎn)品布局,(這讓)以后并購海外標的會方便很多。貝泰妮也是,現(xiàn)在主要是薇諾娜品牌,以后肯定會擴展多品牌,公司應該也是類似的想法。”鄧欣對記者分析。
鄧欣認為,貝泰妮目前的營收中,薇諾娜品牌業(yè)績占比過高,對于多品牌發(fā)展來說,無論是自己培育還是并購,手里有寬裕資金總是好的,去港股二次上市,有利于貝泰妮實現(xiàn)高效并購。
鄧欣的看法在此前的采訪中也得到過驗證。郭振宇在5月10日的群訪中透露,圍繞功效性護膚品賽道,貝泰妮還在不斷完善品牌機制。“我們已經(jīng)孵化了針對醫(yī)美的品牌。當然,上市以后我們進入資本運作,也可以在國內外并購品牌,讓我們在功效性護膚品賽道品牌更加豐滿,抗風險能力增強。”郭振宇
4月6日,貝泰妮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也表示,公司在做大做強主業(yè)的同時,也在充分考慮公司的實際經(jīng)營情況和市場風險的前提下,不排除通過多種手段、渠道尋找與公司具有良好協(xié)同效應的機會進行收購或投資。
6月16日,貝泰妮方面也表示:“無論是打造新品牌、布局新賽道,還是將市場從中國推廣至世界,打造國際化品牌,赴港上市都是貝泰妮的不錯選擇。”
每日經(jīng)濟新聞
文章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273775120172347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