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訊】
本文來源 |反傳防騙熱線
編輯整理 |今日讀法網(wǎng)
深度調(diào)查“眾籌還債”傳銷騙局
近年來,,“眾籌”成為熱門的詞匯,,市民可以通過眾籌,投資某個項目,也可以加入眾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近日,在我市的一些微信群里,,有人發(fā)布“眾籌還債”項目的廣告,,宣稱只要投資400元錢,9個月內(nèi),,就可以還清百萬債務,。
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
通過連日來的調(diào)查,,晚報記者發(fā)現(xiàn),所謂的“眾籌還債”項目,,是通過一個叫“有錢還”的APP進行操作,,當事人加入后,需要不斷拉人頭,,才能不斷進行升級,。
所謂的債務,只是一個幌子,,眾籌者可以隨意編造債務數(shù)字,,并通過平臺的審核。該項目符合傳銷的三大特征,,已被外地警方認定為傳銷,。
目前,記者調(diào)查的平臺已無法正常登錄,,但同名的類似平臺仍有人在推廣,。
宣稱:投資400元
9個月內(nèi)可還債百萬
家住龍鳳區(qū)的趙女士,和丈夫經(jīng)營一家公司,。近年來,,生意不太好,,欠下不少外債。
前不久,,她在瀏覽微信群時看到,,有人發(fā)了一條廣告,內(nèi)容是:想不想花400元錢,,利用一個合法的平臺,,在短期內(nèi)償還所有債務?“有錢還”眾籌還款平臺,終生只需投資400元錢即可,,9個月內(nèi),,可以償還百萬債務。
這樣的信息,,讓趙女士的眼前一亮,。在她看來,投資400元錢,,9個月內(nèi)償還百萬債務,,相當于投資幾百元錢,9個月內(nèi)賺上百萬,。
投資回報率如此之高,,世上真有這樣的好事嗎?
趙女士抱著將信將疑的態(tài)度,加了對方的微信,,很快通過了對方的好友驗證,。
趙女士問對方:如何通過眾籌的方式還債?
平臺操作人告訴趙女士,每位負債者交400元錢,,獲得眾籌的資格,,然后不斷推薦他人加入,大家一起參與眾籌還債,,屬于“相互取暖,,眾籌還債”。
該操作人隨后表示,,隨著人員逐漸增多,,團隊越來越大,發(fā)起眾籌的人,,“賺”得也越多,。
趙女士覺得,近年來“眾籌”這個詞的確很熱門,,大家不但可以眾籌,,一起來做一件事,還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水滴籌等,。
不過這種拉人頭的方式,,還是讓她有點不理解,感覺有點像傳銷,。
趙女士害怕錯過賺錢的好機會,,又擔心此事不靠譜,于是打電話向本報求助,。
模式:不斷拉人頭
第九層人數(shù)近兩萬
那么,,“眾籌還債”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項目?
6月10日上午,記者在一些微信群里,,加了多名宣傳該項目的人,,通過不斷溝通,記者了解了該項目的運作模式,。
原來,,該項目共分9個級別,當事人付400元錢,,成為眾籌者后,,所交的400元錢,需把其中的200元錢,,交給直接上線,,剩下的200元錢,交給往上數(shù)的第九級,。
之后,,這名眾籌者,需要拉3個人加入,,每個人都要交400元錢,。
作為直接下線,每名下線會員,,都要將200元錢交給眾籌者,,這樣,,眾籌者可以賺到600元錢,。
接下來,新加入的3名會員,,每人都要發(fā)展3名下線會員,,他們發(fā)展的下線共9人,成為眾籌者的第三層會員,,這樣,,眾籌者也升級為第三級。
隨著下線不斷拉人頭,眾籌者的下線越來越多,,其也會漸漸升到第9級,。
此時,其第九層下線會員,,可達19683人,。
按照眾籌規(guī)則,每名第九層會員,,都交給第九級上線200元,。按照這種方式計算,成為第九級后,,其可獲利近400萬元,。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400萬元簡直是天文數(shù)字,,足夠還清巨額債務,,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此種眾籌方式,,均通過一個叫“有錢還”的APP,,進行線上操作。
雖然所有眾籌者宣稱,,交400元錢,,便可以激活該“項目”。實際上,,當市民交完400元錢,,對方才會告知,需要交600元,,多交的200元錢,,為平臺的使用費。
由此可見,,只要有人從事所謂的眾籌,,該平臺的“利潤”就會驚人。
虛擬:所謂的債務
個人完全可以捏造
6月15日,,記者與一名從事眾籌還債的男子,,進行了手機通話。
對方告訴記者,,他于去年從事該“項目”,,一共做了四個多月,還清了所有債務,。
當時,,他報了20萬的債務,一共找了54個人,這些人都幫他還債,。同時,,這些人推薦的人都和他有關系。
溝通的過程中,,男子向記者透露,,剛開始他對此事將信將疑,所以只報了20萬,。還清債務后,,他只能“出局”。
他對此十分后悔,,覺得自己當時報少了,。他建議記者,如果想加入,,可以多報錢,。
那么,男子是如何找到這么多人的呢?
對此,,男子向記者表示,,他從事家政行業(yè),認識的人比較多,。但他的子女,,都反對他從事該“項目”,即便他已眾籌成功,,也不支持他,。
當日中午,記者又聯(lián)系了另一名從事該“項目”的男子,。
對方告訴記者,,債可以隨便報,一般來說,,只要有欠條,,上傳到平臺后,就可以審核通過,,因此,,債務完全可以偽造。
由此可見,,所謂的償還債務只是一個幌子,,通過該“項目”賺錢,,才是真正的目的,。
調(diào)查的過程中,記者發(fā)現(xiàn),該“項目”的運作模式,,滿足《禁止傳銷條例》對傳銷定義的三大特征,,即入門費、拉人頭和團隊計酬,。
記者通過登錄該APP,,發(fā)現(xiàn)該平臺的背后,并非任何一家公司,。也就是說,,其只是一個募集資金的工具,一旦出現(xiàn)跑路,,新加入的會員,,很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陷阱:定性為傳銷
類似軟件層出不窮
截至記者發(fā)稿前,,該平臺已無法正常登錄,。
據(jù)騰訊新聞報道,去年8月,,鶴崗市民警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有人在當?shù)匾浴氨娀I還債”為名,暗中傳播“有錢還”的手機軟件,,大肆發(fā)展下線,,下載軟件的會員多達300余人。
民警通過對這款軟件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所謂“眾籌還債”的說法,,完全子虛烏有。
民警迅速出擊,,將當?shù)睾屯獾氐?名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該軟件也被當?shù)鼐蕉ㄐ詾椤皞麂N軟件”,并給予封停,。
既然該軟件已于去年被警方封停,,那么,今年為何還有人在從事該“項目”呢?
6月22日上午,,記者聯(lián)系了一名推薦該業(yè)務的人,,對方給記者發(fā)來一個二維碼,讓記者下載一個軟件,,通過該平臺進行眾籌還債,。
對方還向記者表示,可以通過他,,開發(fā)一個類似的平臺,,自己來設定規(guī)則,,讓大家通過該平臺眾籌。
記者發(fā)現(xiàn),,對方讓記者下載的平臺也叫“有錢花”,,但眾籌的規(guī)則,和記者調(diào)查的APP,,已經(jīng)有了很大變化,。
由此可見,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他人,,開發(fā)一個平臺,,取名叫“有錢花”,利用類似的規(guī)則,,讓別人加入眾籌項目,,進而瘋狂斂財。
這才是“有錢花”平臺仍然在運作的原因,。
針對此事,,民警表示,近年來隨著網(wǎng)絡的不斷發(fā)展,,騙子的手段層出不窮,,花招屢屢翻新,讓人防不勝防,。
作為普通市民,,應多了解騙子的套路,不被非法盈利所誘惑,,才能有效識別騙局,,避免上當受騙。
來源:https://new.qq.com/rain/a/20210623A03VEI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