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 |法制網(wǎng)
編輯整理 |今日讀法網(wǎng)
【商業(yè)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訊】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告知后立刻刪除
2021年7月12日,江蘇省泰興市公安局出動多名警力,在河南、山西、黑龍江等五省六地警方的協(xié)助下,一舉抓獲涉嫌制造、販賣假票的12名犯罪嫌疑人,當場查獲面值2000多萬元的各類假票。據(jù)警方介紹,從目前已掌握的線索初步估算,案值將超3.5億元。
一公斤重的“機票”
今年1月初,甘肅蘭州機場警方的兩名民警來到泰興市公安局經偵大隊,請求對一起販賣假航空行程單案的泰興籍涉案人員周某、王某進行調查。
兩名民警介紹,據(jù)該案已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交代,曾有人通過快遞公司往泰興寄過快件,物流單顯示,其中一份快件竟重達一公斤。
一公斤!如果“飛機票”用100克(紙張厚薄的計量單位)的紙張印制,該快件中將有不少于500張的飛機票,案值將高達25萬元。犯罪嫌疑人買這么多機票干什么?票是怎么來的?怎么賣?賣給了誰?
一系列的疑問引起泰興警方的高度關注,泰興警方迅速抽調17名警力對案件展開初查。
提供“私人訂制”
由于涉案人員周某、王某的信息相對明晰,為了不打草驚蛇,專案組民警決定兵分三路。
一路民警從快遞物流入手,對兩人的收、寄快遞情況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兩人從2019年下半年以來,簽收了數(shù)個從河南、山西、湖北寄來的快遞,而兩人寄出的快件則多以文件、材料的名義發(fā)往全國各地。
另一路民警以買家的身份加兩人為微信好友。聊天中,兩人毫無掩飾地直奔主題,詢問民警要什么飛機票,要多少,什么時間要,寄往哪里。進一步聯(lián)系后,民警發(fā)現(xiàn)兩人在聊天時用的是暗語——“主干道”指“飛機票”,“會務費”指各種定額票,“代票核銷”指增值稅普通發(fā)票。可以說,沒有他們弄不到的假票,儼然是個“假票超市”。
同時,兩名涉案人員還為買家提供“私人定制”服務,根據(jù)買家購買的額度、用途,準備相應的假票,并為買家提供粘貼等“貼心服務”,承諾財務人員絕對看不出來,絕對可以報銷。
第三路民警則對兩人展開外圍調查,經查兩人均曾系泰興某企業(yè)銷售人員,熟悉車旅費報銷的程序和要求。2019年下半年以來,兩人以票面價值1.2%的價格從河南等地“進貨”,加價0.3%后賣出,非法牟利6萬元,折算假票面值超過2000萬元。5月18日,泰興警方正式立案調查。
斬斷假票犯罪鏈
7月12日,泰興警方組織50多名民輔警開展集中抓捕行動,在河南、湖北、山西、黑龍江、江蘇五省六地共抓獲12名涉案人員,當場查獲未售出的假票面值2000多萬元。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周某、王某交代,他們在企業(yè)從事銷售員期間,發(fā)現(xiàn)了用假票沖賬的生財之道,隨后主動在網(wǎng)上用關鍵詞查找并添加制假票人員為微信好友,通過網(wǎng)絡社交平臺發(fā)布銷售假票的信息,主要向企業(yè)銷售人員售賣“飛機票”“火車票”等假票。
經查,這一“假票制售鏈條”可謂“術業(yè)有專攻”——所有的假票,按票據(jù)的種類不同,有專人根據(jù)要求制作假票;銷售分層級,“經銷商”負責匯總購票信息,向制票人下單,再寄給各地的“分銷商”;“分銷商”找到買家后,收集購票信息,發(fā)給“經銷商”,收到假票后,再寄給買家。
專案組民警介紹,為了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制作假票的犯罪嫌疑人十分關注熱門航班信息,甚至購買真票用于進行仿制。如果有“庫存”,買家付款后兩到三天即可收到假票;需要定制的,一般15天到一個月也能“簽收”。
目前,被抓獲的12名犯罪嫌疑人中,6人被刑事拘留,兩人被批捕。由于巨量假票已經流向社會,專案組已向上級公安機關申報集群戰(zhàn)役,著力調查涉案資金往來情況,進一步夯實證據(jù)鏈,徹底封堵“假票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