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讀法網 gz-hsi.com 快訊 ] :(新華社每日電訊)
追記江西省高院二級高級法官胡國運
胡國運身穿法袍照,。受訪者供圖
剛一開口沒說幾句話,,你就感到他不善言辭,,訥訥地甚至有些靦腆,。但當聊起法律,,他仿佛換了一張嘴,,對法律條文,、經典案例,如數(shù)家珍,。
因為屢次將前來打招呼,、說情之人拒之門外,他被一些人形容為“油鹽不進”,,不懂人情世故,;而得到他公正判決的當事人,,卻紛紛稱贊他為“鐵面法官”,,沒有江湖氣和銅臭味,。
他就是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二級高級法官胡國運,25年來堅守審判一線,,辦案逾千無一錯案,。2020年5月6日,胡國運在辦公室工作時手撫案卷溘然離世,。眾多人自發(fā)深情追思,,稱贊他一生飽含為民情懷,不舍公平正義,。
“我敬往事三杯酒,,歲月何曾可回頭”
“我敬往事三杯酒,歲月何曾可回頭,。”在一次搬家整理舊物時,,胡國運不禁感慨道。
1971年,,41歲的胡林根帶著包括兒子胡國運在內的一家老小被下放至南昌五星墾殖場,,過著清苦的生活。在這里,,當時只有7歲的胡國運很早就見識了世間百態(tài),,飽嘗人情冷暖。他能做的,,只有拼命學習,,尋找改變命運的機會。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北京大學2000余名教師及家屬,,千里迢迢從北京來到五星墾殖場梅池村,建立起北京大學江西分校,。
因時常與北京知青交流,,少年胡國運心中就此播下了“到北京讀大學”的種子。
胡國運兄弟姊妹7人大多只有小學文化,,全家人節(jié)衣縮食供胡國運上學,。1983年,他不負眾望,,考上北京大學,。填報志愿時,他選擇了法律專業(yè),。“法律”,,在胡國運心中的分量分外厚重,。對他來說,這是弱者手中對抗不公的武器,,也是守護尊嚴的最后屏障,。
未名湖畔的4年生活,不僅給了他知識的養(yǎng)分,,更熏陶了他“耿介不阿”的人格,。
臨近畢業(yè)時,胡國運經過再三思考,,決定放棄留京工作機會,,他寫信告訴家人:“江西現(xiàn)在比較落后,我要用所學知識回報家鄉(xiāng),。”
1987年,,胡國運畢業(yè)后進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胡林根得知兒子的選擇后非常高興,,他希望兒子能做一個像“包青天”一樣的好法官,。
多年后的一個夏天,已是江西省高院民二庭副庭長的胡國運和同事辦案途中,,路過南昌城郊的一處村莊,。他們看到車窗外,烈日下,,一位約莫80歲的老農,,穿著涼鞋,正挑著兩筐蔬菜到集市販賣,。這位老農就是胡國運的父親,,忠厚的他用勞碌、節(jié)省,、倔強的一生,,教會兒子做正直的人。
“行走的法律百科全書”
在江西法律界,,胡國運是公認的民商事審判專家,,同事更是稱他為“行走的法律百科全書”。
2016年初,,胡國運擔任庭長的民事審判一庭接手了一起大氣污染糾紛案,,一審法院在環(huán)境侵權損失數(shù)額難以鑒定的情況下,酌情判決污染者賠償,,受損方因數(shù)額過低而選擇上訴,。
面對這起此前沒有先例的新型環(huán)境污染案,擔任審判長的胡國運調閱案卷后提出,,法庭可以根據當?shù)亓謽I(yè)部門在污染后提供的調查表,,就污染苗木受損情況開展市場調查,,從而計算損失額度,作為判決依據,。
“我們有理有據地將污染造成的損失計算出來,,終于讓雙方服判。”當時的合議庭成員陳幸歡說,,這起案件被最高法院評為典型參考案例,。
胡國運辦案的嚴謹細致出了名。“判決書里的一字一句一標點,,都關系到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家企業(yè)的命運,。”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今年1月,胡國運受理了一起建筑工程糾紛案,,案件爭議標的4000多萬元,,矛盾深、專業(yè)性強,,案卷材料堆起來齊腰高,。因疫情期間無法正常開庭,為減少當事人的訴累,,他開啟在線審判模式,。
“所有的證據材料、意見公開交流分享,,案件得以高效審結,。”代理律師鄒玲說,胡法官不僅專業(yè)精湛,,更通過公開,、透明的審判方式讓她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
拿到4萬余字的裁判文書,,案件當事人劉衛(wèi)東感慨:“雖然部分訴求被駁回,,但看完裁判文書,心服口服,。我們做企業(yè)的最不希望碰上官司,,如果碰上官司,希望多些像胡國運這樣的法官,。”
“身披法袍,,我別無選擇”
胡國運鐘愛蘭花,無論是在他的辦公室,,還是在家中,,見到最多的除了書,,就是蘭花。
花如其人,,其人如花,。
因曾屢次將前來打招呼、說情之人拒之門外,,胡國運被一些人嘲諷為“油鹽不進”,,而得到他公正判決的當事人,卻稱贊他為“鐵面法官”,。
胡國運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多年,,所辦案件涉及房產、地產等糾紛,,法律關系復雜,、標的額動輒以億計算,有的當事人想方設法動用各種關系打招呼,,甚至對他進行人身威脅,。
有一年,眾人正召開法官會議研究一起涉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的重大糾紛案件,。
這時,,胡國運的手機突然響了。一接通,,對方就表明了身份,,原來是案件一方當事人。
對方語帶威脅,,而胡國運只是淡淡地回應:“不管你找誰,,不管怎么威脅我,這個案子該怎么判就怎么判,。”
“高院辦的都是大案要案,,來找關系的都不是一般人。”有人提醒他,,太耿直,,容易得罪人。為了不讓年輕法官受打招呼,、說情的困擾,,胡國運告訴他們:“所有案件按法律辦,所有案外壓力我來扛,。”在許多年輕法官看來,,胡國運是那個始終站在他們身后,為他們遮風擋雨的人,。正如江西省高院立案二庭庭長龔雪林所說:“正是有了您的擔當,,讓我有了堅持正義的底氣,。”
堅守正義,并不容易,。曾有惡勢力發(fā)短信威脅胡國運:“別把事情辦絕了,!我知道你女兒在哪上學,老婆在哪上班,!”因擔心女兒的人身安全,,胡國運落淚了,但身披法袍,,他別無選擇,。
2018年,女兒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yè)后面臨就業(yè)難題,。“讓孩子去一家好點的律師事務所,,不就是你一句話的事?”面對親戚朋友的建議,,胡國運直接頂了回去:“我今天開了這個口,明天豈不就要辦虧心案,。”妻子劉新明說,,胡國運腦袋就一根筋,磨了30年,,還沒磨圓,。
“這些工資,農民工等不起”
在很多人眼里“不近人情”的胡國運,,卻始終有著一顆“柔軟”的心,。
2014年,庭里接手了一起建筑工程案,,由于部分程序瑕疵,,按照慣例要發(fā)回重審。
胡國運了解案情后發(fā)現(xiàn),,案件涉及的400多萬元工程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農民工工資,。如果全案發(fā)回重審,程序一走就是一年半載,,農民工們等不起,。在他的建議下,最終辦案法官吳玉萍依法對部分事實先行判決,,幫農民工提前拿到了工資款,。
“他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更弱勢的群體,總想著他們的悲歡苦痛,。”吳玉萍說,。
在胡國運看來,,每一次審判都連接著社會的神經,關系著法治的進步,。法官不僅要辨明是非,,還應具備前瞻性,通過法律手段防止悲劇重演,。
今年3月7日,,福建省泉州市一座酒店發(fā)生坍塌事故,造成數(shù)十人死亡,。他由此想起,,數(shù)年前,江西也曾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故,,但好在沒造成人員傷亡,。為此,他從4月份開始了相關案例的編撰分析,,希望能為今后的審判提供借鑒,。
直至去世時,胡國運手邊還放著一本翻開的要在今年5月11日進行法庭詢問的案卷,。
“彈指之間,,年屆五十……敬畏法律,堅守底線,;力求公平,,不欺弱勢。”五年前,,胡國運回顧自己法官生涯時這樣總結道,。
他說,正義的人生是幸福的,。
他的去世來得太突然,,沒有人知道他什么時候停止了呼吸。他就這樣走了,,像一朵晶瑩的蘭花飄落在贛鄱的土地上……(記者胡錦武,、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