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訊】:(電商報)
“老抑郁癥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近來,云的話題甚囂塵上,,似這類的調侃隨處可見,,抖音,、B站、貼吧,、知乎……,,各類平臺,無一幸免,。
本是出于對一些博眼球,、編故事、騙關注的人的指責,,如今卻漸漸有了失控的傾向,,成為一場人云亦云的狂歡。
不管真假,不辨好壞,,只要看到有負面情緒的評論,,馬上來一句“老云了”的回復。
失去理智的跟風,,并不能帶來正確的結果,。
針對這種“網(wǎng)抑云”現(xiàn)象,8月3日,,網(wǎng)易云音樂推出“云村評論治愈計劃”,,升級《云村公約》,治理虛假編造內容,,規(guī)范樂評禮儀,。
網(wǎng)易云的這次行動正是為了回應這逐漸失控的輿論列車,打擊,、清理那些矯揉造作的內容,。不要忘記,音樂的初心,,是為了給人力量,!
如今網(wǎng)易云的評論里,主要有兩種人,,一種是表達對喜愛歌曲的感受的人,另一種就是那些強行傷感的人,。
當初網(wǎng)易云憑借評論這個社交屬性,,吸引了大量用戶,加上頗具美感的頁面設計,,一度俘獲了不少人的芳心,。
大家在喜歡的音樂里,發(fā)表自己聽歌的感受,,討論喜愛的歌手,、專輯等,也是其樂融融,。
然而不知什么時候,,在評論區(qū)里,出現(xiàn)了一些諸如“有的人8歲就死了,,80歲才埋”“今天看了看,,30樓好像也不高,人間不值得,?!钡奈淖帧?/span>
所謂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這些評論雖然整體不算多,,卻獲得了不少點贊,排在前列,,弄得整個評論區(qū)烏煙瘴氣的,,消耗著人們的同理心,讓人心生厭惡,。
習慣了之后,,還在其他平臺,也發(fā)布這種強行矯情的評論,,也難怪引起其他平臺用戶的聲討,。
本來,一邊聽著歌,,一邊看評論,,總是能感同身受,知道這世間還有許多與自己一樣的人,,瞬間疲憊感全無,。
而有些評論甚至比音樂本身更加動人,能帶給人們力量,,讓他人感受到這個世界依然是美麗的,。
但那些一看就是不合邏輯、強行傷感的評論,,有害無益,,影響人們的觀感,必須加大清理力度,。
音樂,,是不需文字的語言,天生就能傳遞感情,,然而這不是為了讓你沉浸在傷感的氛圍中,,無法自拔,而是幫你重拾信心,,擺脫過去,,勇往直前。
現(xiàn)在的網(wǎng)易云音樂里的確存在一些編故事的深夜哲學家,,所謂為賦新詞強說愁,。
可是也存在很多真情實感的評論,或者抑郁癥患者發(fā)出的只言片語,。
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感受,,并不應該被否認,更不應該被拿來消費、娛樂,。
如今,,人們對抑郁癥的認識越發(fā)深入,知道了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病,。
而不是所謂的想太多,、無病呻吟。
抑郁癥患者無法擺脫對人生,、對世界的絕望,,一般也不想打擾別人,發(fā)聲很少,。
然而,,每一次發(fā)聲,都是一次吶喊,,是一次對病魔的反抗,,或許,就因為你隨口調侃的回復,,他就會放棄求助,,變得更加自我封閉,就此失去希望,,
即使你的本意是針對那些偽裝抑郁的人,,無心之失,然而,,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
所謂“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因太宰治而聞名的話語,,并不該輕易說出口,,不管是那些強行矯情的人,還是那些跟風,、自以為很幽默的人,。
這句話代表著一個人,為自己的存在,,而向世界道歉,,既是對自己的極度否定,也是對他人謙卑的乞求原諒,,滿溢的是無可奈何的悲傷,。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是的,,特別是如今隔著厚厚的屏幕,,絕大多數(shù)人都很難對他人的痛苦產生共情,但至少不該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太宰治曾說,,我偽裝成騙子,人們就說我是個騙子,。我充闊,,人人以為我是闊佬。我故作冷淡,,人人說我是個無情的家伙,。然而,當我真的痛苦萬分,,不由得呻吟時,,人人卻認為我在無病呻吟。
所謂未曾了解他人痛苦,,不要輕易勸人向善,。
沒有了解別人經歷過什么,就輕易的發(fā)出評論,,是十分不負責任且傲慢的行為,。
其實網(wǎng)易云音樂里更多的評論,不是對歌曲的硬核討論,,也不是那些矯揉造作的文字,,而是人們在歌曲中所感受到的,對于真實情感的流露,。
網(wǎng)易云音樂的用戶大都是90后,,面臨著很多的壓力,即便沒有抑郁癥,,在聽到一些感同身受的歌曲時,,也會不由自主的寫下,關于自己感想的評論,,而這,,也是網(wǎng)易云音樂受到歡迎的原因。
我們中國人講究歸屬感,,如今的房價卻讓人絕望,,緩慢增長的工資,永遠跟不上暴漲的房價,,還被要求996加班,,導致很多人根本不敢談戀愛,。
此外,現(xiàn)在經濟越發(fā)達,,人與人的距離就越遠,,住了一年的隔壁鄰居,也不知道姓什么,,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孤身一人的夜晚,聽到了感同身受的音樂,,有感而發(fā),,出現(xiàn)一些帶有負面情緒的評論,也就理所當然了,。
現(xiàn)在,,網(wǎng)絡傳播很快,一個事件轉了幾圈之后,,就成了很多人都知道的梗,,也就有了所謂的“網(wǎng)抑云”。
然而,,這并不代表“網(wǎng)抑云”就占了多數(shù),,也不代表批評的潮流天然正確。
大多數(shù)人,,其實只是想要在一首歌里留下一點痕跡罷了,,并未妨礙他人,如今的“網(wǎng)抑云”梗,,卻鋪天蓋地的將這些故事拉到陽光下抹黑嘲笑,,對于這些評論的主人,無疑是一種巨大傷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想,,自己不愿被嘲笑,,那么就不該肆意抹黑別人。
如今是娛樂的時代,,人們?yōu)榱藠蕵?,可以無所顧忌,。
可以編故事,,寫刻意煽情的文字,騙取關注,,也可以跟風,、肆無忌憚的攻擊,,那些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的東西。
我們會自發(fā)的挖掘創(chuàng)造那些娛樂文化,,并讓它們流行起來,,享受這暫時的盛宴。
然而,,有些東西是該適可而止的,,有些東西更是不該被娛樂的,這是底線,。
人們需要娛樂,,娛樂也很好,是社會繁榮的明證,,但如果只剩下娛樂,,那么,娛樂將變得一文不值,,最終人們只會變得麻木,。
就如這次“網(wǎng)抑云”的梗,傳播出來,,能讓人們認識到那些強行抑郁的文字的危害,,可以改正過來,然而如果泛濫開來,,就會成為無腦的跟風,,傷害到那些真的需要關懷的人,自己也成了危害,。
現(xiàn)在打開抖音,、B站,就可以看到那些諷刺“網(wǎng)抑云”的視頻,,播放幾百萬,,然而真的有那么多人看到那些評論嗎?真的有那么多人厭惡那些文字嗎,?
只不過跟風而已,,卻不知,這種行為對當事人是怎樣的傷害,。
這場“網(wǎng)抑云”的狂歡,,是時候剎車了!
作者:挨踢sir
原文標題: 從網(wǎng)易云到“網(wǎng)抑云”,,再到人云亦云:逐漸失控的輿論該剎車了,! 來源:電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