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訊】
本文來源 |娛樂豆腐干
編輯整理 |今日讀法網
大家好,我是蛋小白,。
近些年,,P2P雷聲不斷,讓很多投資人很是受傷,。監(jiān)管層的果斷出手,,才讓雷聲漸漸散去。與此同時,,另一理財產品——公募基金,,又顯現出異常火爆的景象,。很多投資人雖然躍躍欲試,,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擔心又是像P2P一樣的結局,。今天蛋博士就來帶大家看看公募基金和P2P到底一不一樣。
P2P和公募基金最大的相似之處在于,,二者都是門檻相對較低的理財產品,,只需較少的金額就能參與其中。但除此之外,,在產品運作,、資金投向、法律保障等各方面都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1)公募基金三權分立防壞人
在公募基金的運作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三個角色,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資人,,管理人負責投資,需要有基金管理人牌照(目前全國僅有143張公募牌照,,每張牌照都需要經過證監(jiān)會的嚴格審批),,由銀行擔任托管人負責監(jiān)督資金的使用,投資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這種三權分立的設置,保證了投資人的資金不會被卷走,。
而P2P的運作規(guī)范程度就弱很多,,高峰時期全國有超過5000家P2P平臺。為了快速發(fā)展業(yè)務,,很多平臺開始使用假標等手段搭建資金池,,即先籌集資金,,再尋找借款人,沒有做到貸款和借款的一一對應,。由于沒有足夠多的優(yōu)質的借款人,,資金長時間空轉,勢必無法支撐高額的利息,,導致無法兌付投資人利息,,最終不得不選擇跑路。這也是大部分P2P公司暴雷的原因,。
(2)公募基金投資標準化防壞資產
公募基金的資金主要投向于股票,、債券、銀行存款等標準化產品,,這些資產都是國內最優(yōu)質的資產,。同時由于公募基金的投資較為分散,即便個別資產出現一些突發(fā)狀況,,對整個基金盤子的影響也相對有限,。
P2P平臺在集合了投資者的錢之后,貸給有資金需求的企業(yè)或個人,。一部分P2P借款人是滿足個人消費,,另一部分是小額生意周轉,總之P2P的投向主要是小額貸款。這些借款從安全性上來講跟國債,、企業(yè)債是沒法比的,,一旦償還不了,投資人就血本無歸,。
因此,,從資金投向的角度來說,公募基金最大的風險僅僅是凈值波動的風險,,而且從過往數據來看,,只要持有時間足夠長,在任何時點買入的基金都不會虧錢,。但P2P由于是借貸行為,,一旦借款人沒有償還能力,那就是本金全失的風險,。
(3)公募基金法制健全強監(jiān)管
我國的公募基金行業(yè)從1998年發(fā)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已經處于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從監(jiān)管層面來說,,公募基金的監(jiān)管主體是證監(jiān)會,并且有《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兩個成文法律文件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反觀P2P,從發(fā)展時間來看,,比公募基金整整晚了10年,,也沒有明確的監(jiān)管機構,制度層面僅有《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這個管理辦法比法律的效力弱很多,,監(jiān)管的規(guī)范程度跟公募基金相比還差很遠。
綜上來說,,公募基金和P2P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基金公司無法卷款跑路,資金分散投資于各類優(yōu)質資產,,又有人大立法的保護,,是當下最安全、運作最規(guī)范的理財產品,。
文章鏈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G7O6H8J50517NE09.html